Skip to content

上一节从理论层面解释了“领域智慧从何而来”。本节我们将该理论扩展为一套可以落地的系统,下一节我们将这套系统落地,帮助你搭建自己的智慧涌现模型。

系统引擎:打造提问机器

“形成自己的领域智慧”要求我们不断在领域中精进。如果将领域比作一台引擎,他的燃料是什么?答案是 —— 领域内的具体问题。

回忆下,你是如何从新人一步步成为行业熟手的?是不是参与一个个项目,在项目中遇到具体的问题,再借由“解决问题”不断熟练的?

所以,“领域精进”的关键是打造一台提问机器,能源源不断的产生领域问题。借由“解决问题”不断精进领域。

领域引擎

领域是引擎,问题是燃料,借由“解决问题”精进领域

如何打造提问机器?答案是 —— 参与领域中不同的项目。

所谓项目,是指“与领域相关的,有明确起始时间、结束时间的事情”,比如:

  • 公司给你分配的任务(任务有截止时间)

  • 看一本领域内的专业书(书有明确页数)

  • 组一个领域知识学习群,为群友答疑(知识有学懂的时候)

  • 业余时间用领域知识做外包(外包项目有服务时长)

  • 写一本领域相关的小册子(小册子有明确目录)

领域项目的关系是:

  • 只有领域没有项目是纸上谈兵

  • 只有项目没有领域是盲人摸象

目前为止,我们已经构建了“驱动智慧涌现模型的引擎”:

智慧涌现模型框架

系统中枢:解决问题

接下来,我们开始搭建系统的中枢部分 —— 解决问题的部分。

在这里我要再引入一个概念 —— 兴趣。兴趣是“你感兴趣的领域”。

兴趣领域的区别是“是否需要你负责” —— 兴趣不精进也没关系,领域不精进影响饭碗。

两者比较好的关系是:兴趣与领域有关联,这样才有转化为领域的可能性。

💡 乔布斯“兴趣转化为领域”的例子

当乔布斯大一辍学后并没有离开学校,而是听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,其中一门是美术字课。这在当时看来完全“无用”的课,为十年后他设计的第一台麦金塔(Macintosh)个人电脑的可变字体发挥了作用。

乔布斯这样回忆道:“如果我当年没有去上这门美术字课,苹果电脑就不会发明这么漂亮的字体。又由于 windows 是照抄苹果的,所以很可能所有个人电脑上就都没有这样的字体了。”

当提问机器产出问题后,可以从领域数据、领域信息以及兴趣中寻求答案,在“寻求答案”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知识。

目前为止,我们已经构建智慧涌现模型的引擎与中枢:

智慧涌现模型框架

系统核心:智慧涌现

有了引擎源源不断产出问题,中枢将问题转化为知识,再结合上一节提到的“领域智慧的形成理论”,就能搭建完整的可落地系统:

智慧涌现模型框架

总结

为了形成自己的领域智慧,我们需要搭建智慧涌现模型。模型包括三部分:

  • 引擎:打造提问机器,源源不断的产出领域问题

  • 中枢:解决提问机器产出的问题,并在“寻求答案”的过程中产生知识

  • 核心:知识之间的联系产生洞察,大量洞察汇聚为领域智慧

👻 交个朋友,一起追求不内卷、高稳定、有前景的事业新出路